2020年11月8日下午,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孙晶应邀做客“健雄书院”报告厅并参加“吴健雄学院高端人文讲座系列讲座”,为吴院学子做主题为“千生万旦一净难求——净行表演艺术与脸谱艺术赏析”的精彩昆曲讲座。来自于全院各年级的五十多位同学聆听了本场精彩讲座。讲座由2020级刘适嘉主持。吴健雄学院副院长况迎辉教授参加了本次活动。
讲座开始,孙晶先生简单介绍了昆曲的历史和昆曲腔调的来源。接着,他从净行不同类型的表演特点开始,以讲故事的形式,将昆曲表演艺术形象而具体地讲述给同学们。以《牡丹亭》的胡判官和《九莲灯》的火德星君为例,孙晶先生详细地讲解了文判与武判之分,随后又列举其他的例子来分析白面与红生、副净与小鬼。讲解过程中,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地感受不同角色的区别,孙晶先生特意在现场为同学们上演了《九莲灯》和《单刀会》的昆曲片段。在孙晶先生的传神表演结束的瞬间,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不少同学在台下激动地连声叫好!
随后,孙晶先生借幽默风趣的“石头怪”故事引出昆曲脸谱艺术。他用同学们熟悉的角色脸谱、生动的语言一一分析了各类型的脸谱谱式,在揭示脸谱深层次内涵的同时,还展示了前辈创造脸谱过程的相关资料,特别提到戏曲文化中的精神传承。他说,背后的付出是非常大的,但很多时候他们并不一定是为了什么,只是有信念之心,“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孙晶先生的话引发同学们的思考。
孙晶先生精心安排此次讲座,特设“亲身体验——昆曲之美”环节,亲自给同学们现场勾脸。同学们踊跃参与,在脸上“添花”后显得格外开心。数笔的熟练勾画,半张张飞的黑十字门脸跃然脸上,还有孙悟空的猴子脸,神清气爽的图腾……在左右脸的强烈对比下,台下同学进一步了理解了脸谱艺术,并逐渐对这门特殊艺术产生好奇与喜爱感。
在提问环节,孙晶先生揭秘了脸谱的抽拉式变脸原理,并介绍了戏曲中喷火表演的原理——将松香沫子或煤油含在嘴里,喷出后点火即燃。言语中体现了戏剧工作者的不易与为作品付出的奉献精神。提问过程中,孙晶先生还谈到了戏剧在新时代的发展问题。他告诉同学们,他曾将脸谱创新化设计,以哆啦A梦为原型创作卡通版脸谱并带入小学课堂,让年轻一代接触昆曲,也将脸谱造型应用于鞋子等物品的造型设计。当下正尝试将脸谱设计与疫情战役联系起来,从人的角度出发,创作出具有时代意义的作品。
讲座结束后,吴健雄学院副院长况迎辉教授对讲座进行总结。况迎辉教授对孙晶先生的到来及他带来的贴近同学们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她表示,孙晶先生花了很多时间为戏曲工作做贡献、为优秀传统文化做推广,这是十分值得钦佩的。也很高兴看到当下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在不断增加,希望未来有更多同学能够走进昆曲艺术、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相信本次讲座能引发同学们对昆曲艺术的新的思考与认识。
讲座在雷鸣般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据悉,本场讲座拉开了健雄书院“中国文化工作坊——昆曲艺术赏析”系列讲座的序幕。从本周开始,将连续四周邀请昆曲名家登台讲演,为吴院学子充分展示中国昆曲艺术的魅力。
心得感想选登:
有幸聆听了来自江苏省昆曲院第四代传承者孙晶老师对于昆曲行当艺术以及脸谱艺术的介绍与赏析。孙老师着重介绍了他的专精:净行也叫大花脸,提到了其中的具体角色分类,如文武判官白面红生副净小鬼等等。又从脸谱的谱式,颜色和勾法介绍了昆曲中的脸谱艺术。如何让人深刻感受散板和上板唱法的区别?孙老师选择给大家各来一段。如何让人深刻体会脸谱艺术之美?孙老师选择在大家脸上画一画。对我而言,更重要的是孙老师用语言和肢体让我感受到了一种与我截然不同的昆曲人生:十二岁进戏院开始学习昆曲,至今将近三十年一直从事昆曲艺术的学习与演绎。我想这也正是书院讲座的意义:请各行各业的大师来拓宽我们的眼界,增长我们的见识。感谢孙老师,感谢书院讲座。
——2018级 方大政
“生旦净末丑,相约花戏楼”。昆曲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文化精粹,是国家的艺术瑰宝,很幸运的是,这一年里我有幸多次接触戏曲艺术,参加了中国戏曲艺术课程,这一次又参加了孙晶艺术家的人文讲座。孙晶老师对于昆曲艺术的热爱是溢于言表的,现场展示戏曲片段让我感到深深的震撼,唱腔时而婉转绵长、时而雄浑有力,动作一气呵成,双目炯炯有神,虽未着专用服装,但已然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
——2019级 李文倩
戏曲,在中国的艺术史中毋庸置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看在台上,一顿一挫,一招一式;或在脸颊,一笔一画,一勾一描,精彩的剧情就呼之欲出,饱满的形象便跃然纸上。但谁能想到,三尺戏台背后的付出?脸谱虽美,但惊艳的背后是数十年如一日的付出,浓厚的油彩涂在脸上之后,便是束手束脚的不适应,稍有剐蹭便会弄脏妆容。而昆曲艺术者们克服重重困难,穿越时空,把大美带到我们身边。在我眼里,他们是历史的使者,是时间的传人,可歌、可颂、可敬!
——2020级 刘适嘉
(文:黄滢 图:王煜钧 编辑:周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