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东南大学新学期如期在线上实现开学。吴院的同学们经过一个寒假的休整,对于上课早已经是翘首期盼,对于第一次体验线上学习也都很兴奋。大家都在电脑前翘首以盼、跃跃欲试。学院为同学们精心设计和认真准备的2020春季的课程也都从教室转移到网络上。开课第一周,校内外名师大咖齐上线,各位名家师资精心策划和准备的线上课程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给同学们带来了线上课堂的饕餮盛宴。细致充分的前期准备,课堂上的妙趣横生,课程后的意犹未尽,线上学习给老师和同学们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吴健雄学院作为全校培养拔尖创新优秀人才的高地,汇聚了学校内外的高端师资。这种名师开设的高端课程在课上如何实现?能否保证原有课堂的质量?学生的感受体验究竟怎样?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在开学第一周走访相关的线上课堂,探寻这些本科最高水平的课程究竟是如何炼成的。
数理基础课程是吴健雄学院重点建设的部分。学院近年来持续引入高端资源加盟建设团队,河海大学数学学院陈才生教授、南京大学数学学院梅加强教授等先后应邀加盟教学团队,担任学院“高等数学分析”课程的主讲教师。为了应对线上教学这一特殊情况,老师们很早就开始准备。团队成员根据学校要求统一好上课进度和教学内容,根据个人习惯和授课方式提前准备好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料,为保证学生们线上学习的良好效果做好充足的准备。“高等数学分析”课程是2月24日(周一)上午的第一堂课,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线上第一课”。
南京大学梅加强教授一直是线上教学的支持者,拥有丰富的线上教学经验,在准备本次线上授课时胸有成竹。“硬件方面,我准备了一台Surface Go平板电脑加手写笔。软件方面有系统自带的白板应用,再加上系统自带的录屏应用。另外我还下载了视频处理软件FFmpeg, 用于视频的后期处理。”对于录制视频时间的控制,梅老师也颇有研究,“线上教学有自身的规律,每次视频时长在十分钟左右比较合适,这是人们能一次性集中注意力的大致时间。”梅老师的专业备课保证了网上课堂的高质量稳步进行,他认为“网课教学的效果也可以达到很好的程度。现在技术发展很快,只要能对更好更快地学习有帮助,我们就应主动利用这些新技术。”王江涛同学谈到上课体验,兴奋地说“梅老师的网上视频课程为我们提供了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让我们可以完全按自己的进度进行学习。同时也大大加强了我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回看多次理解。线上开课为我们在疫情中学习保驾护航。”
图1 梅加强老师 图2 季超同学的数学作业
图3 上课视频截图1 图4 上课视频截图2
作为首届“卓越班”的“高等数学分析”的任课老师,河海大学陈才生教授为新学期的课程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数学这门课组织线上课程还是有难度的”陈老师介绍道,“线上教学的直接互动有限,而数学课中理论公式的推导是很重要的,需要借此对知识的来龙去脉做一梳理,因此将概念与知识点串联起来有些难度。”陈老师在上课期间采取“自主学习+问题讨论”的上课模式,同学们也积极配合。对同学们讨论问题时的热情态度,陈老师表示非常满意:“一是同学们参与十分积极,二是大家掌握的蛮好的。我们班的同学上课很积极,而且都做了课前的预习,对课堂上的问题都有很好的回答。”他表示吴院学子的学习热情让他感到振奋。选修“高等数学分析”课程的同学们第一次体验网课学习,提前上课签到,按照老师们线上教学节奏有条不紊推进学习,课后继续看学习资料、完成作业,网上学习一点儿也不马虎。“与传统的线下授课相比,第一天线上授课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同学们的参与度高,互动充满了热情,课堂气氛热火朝天。这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同学们表现出了比实际生活中更加活跃的一面。”课程结束后,陈沐春同学分享关于线上课堂的惊喜。
图5 陈才生老师 图6 上课截图
图7-9 在家上数学课(从左至右依次为李卓义、徐彦卿、赵启航)
吴健雄学院汇聚各方高端资源,在春季学期还在全校重点建设和首次推出了“写作与交流”课程。这是学院在通识教育方面的重大举措,对于领军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该课程聚焦基础写作及学术写作,内容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概括材料、提炼观点能力、以及表达的逻辑性等。从口头表达训练开始,再进行文字训练,通过精心设计训练程序和训练项目,促进由“知”到“行”,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在“写作与交流”课程设置前期,学院特地组织教学团队前往清华大学进行调研,多次研讨设计教学方案和课程内容。
人文学院张天来副教授作为“写作与交流”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全程参与了前期课程的筹备。他说“这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所以对老师、对同学都是一种挑战。国内高校缺少相关的经验,本校也鲜有先例。前期工作中仅明确课程定位这一过程就花了很长时间。”原本的正常上课也调整成了线上授课,准备的“面批”讨论环节只能暂时延后,“最终我选择了慕课平台加QQ群内通知的方式上课,配合课程发布相关的阅读材料供同学学习。虽然在操作软件上还不是很熟悉,不过在上课的时候,看到很多同学在群里积极回复还是很开心的。” 著名写作学研究学者、曾任江苏省写作学会会长的河海大学尉天骄教授应邀加入了该课程的教学团队。尉老师学识渊博、经验丰富、感染力强,他的课程受到许多学生的追捧。他作为教学团队的顾问为该课程的建设提出很多建议,本学期由于师资紧张还担任了两个班级的授课任务。面对线上授课这一调整,尉老师一次又一次调整教案。“我本来已经备好了几次课堂教学的教案和PPT。改为线上教学之后,只得重起炉灶,依托慕课再次进行备课。自己先把慕课的内容看了几遍,认真做了笔记,然后撰写了详细的文案,准备了阅读材料。”对于上课的每一个环节,尉老师都反复斟酌,认真记录在电脑文档里,为了能有更好的上课效果。尉老师在第一周的课程中主要采用慕课学习和微信群语音、文字交流等形式,课后尉老师又主动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听取大家对于课堂反馈。尉老师表示“下次课,我在文字和语音留言之外,又增加了幻灯片,三者很好的进行了配合。”“线上教学是不得已的举措。我们是尽量把它做得好些,使教学质量不受较大影响。如果是课堂教学,我相信效果会好些。下面的线上教学怎么进一步提高,还在不断思考和探索。”
图10 张天来老师 图11 上课记录
图12 同学们在家上写作课
听说学院本学期要开设全校首开的“写作与交流”课程,同学们一直就很期待与盼望。虽然是线上学习,但是大家学习的热情并未减弱。朱一诺同学说:“第一次上写作交流课,感觉很不一样。与其说尉老师是在教我们怎样写作,不如说老师是在教我们怎样思考。思考写作过程中怎样逻辑的、理性的、深入的表达出来。尉老师的课堂气氛热烈,同学们讨论的都很积极,把自己真正的想法交流出来。大家相互碰撞,相互探讨,这正是一个思想不断深入与升华的过程。很喜欢尉老师的课,为老师打call。”张皓迪同学开心地分享自己体验张天来老师上课的经历,“上课前,我们都十分好奇张老师会以什么方式来上写作课。课前老师为我们准备的‘上课铃声’一下子拉进了我们和老师之间的距离。上课过程中,同学们围绕老师提供的材料,对关于‘写作与交流课程与中学写作和创意写作间的差别’进行了热烈讨论,并汇集成了35篇各有侧重的小作文。老师也对我们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愉快的上课时光一下子就过去了,真的希望能尽早在校园里与老师和同学们相聚。”
图13 尉天骄老师在家上课照片 图14 尉老师准备的课件
图15 尉老师微信课堂图 图16 尉老师多次调整上课方案
本学期,吴健雄学院继续邀请校内各专业的著名学者开设3门“新生研讨课”,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学科兴趣。“新生研讨课”的目的在于从问题开始训练学生研究能力,通过教师引导而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以师生互动启迪自主学习,进而推动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促使学生体验研究性学习。学院均是邀请优秀青年教师和教学名师担任新生研讨课的任课教师,上学期开课后,获得学生们的一致好评。本学期继续邀请交通学院黄晓明教授开设“交通建设与管理”课程,自动化学院魏海坤教授开设“人工智能工程设计”课程,机械工程学院陈震教授开设“能源与纳米科技”课程。
黄晓明教授第一次为大一新生开设研讨课,他结合上课特点做了很多针对性的准备工作。“首先是教学日历和教学大纲的编写,我在课前提前选定主题,拟定中英文关键词,明确学生阅读与总结PPT的要求。”为了更好联络学生,找到最合适的上课平台,黄老师建立了与学生联系的多种平台。课前多次测试,最终确定微信和QQ沟通,腾讯会议上课。黄老师认为,线上授课提前和充分的准备很重要,提前让学生知道讲什么、做什么、读什么,这样相互沟通才更方便有效。“我会提前进行学生课外阅读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提前一天进行学生PPT检查,对PPT中的问题及时反馈。”同时,黄老师也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锻炼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陈昱衡同学上完课后很兴奋地说“黄老师的课主要是以讨论为主,每个人都提前在黄老师的指导下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所以大家都感觉很新奇,很感兴趣。从黄老师的上课准备就能看出黄老师特别认真,我们都应该向黄老师好好学习。”
图17-19 黄老师在家上课
图20 黄老师的上课安排 图21-22 学生课堂汇报
魏海坤教授对于第一次线上授课,还是感觉心里没底。“因为看不到同学们的信息,我讲课的时候有点担心是不是会发生掉线等情况,所以第一节课我许多知识点并没有涉及,打算下节课再讲。”魏老师认为,线上授课还是有很多优点的,减小课堂的时空局限,也便于教学资料的保存。因为这是一门研讨课,所以魏老师安排在后续课程安排中,主要是学生课后自己进行交流讨论,然后课上向老师提出问题。“真正要求的是同学们在课下的主动研讨,所以我希望你们能利用网络聊天等资源,在现在已经确定的小组里面与组员进行交流。”魏老师也非常重视学生了解实际的科研项目的完整开发过程,他认为:“学习科研的基本开发流程是每一个工科的学生都应该进行的。”张於楠同学课后感慨地评价到:“老师在课上向我们展示了科研文档的范例以及具体写作流程,引起了我对创作优秀论文的兴趣和向往。相信在这样开放自由又不失学术严谨之风的教学模式中,我们会学会并掌握更多的技能,养成更好更高效的学习习惯。”
图23 魏海坤老师照片 图24 魏老师上课截图
图25-26 魏老师上课截图
陈震教授作为机械学院的高端人才也是第一次有开“新生研讨课”的体验,线上教学的经验更是没有。“在之前给研究生做过一对一的线上教学,但这种对整个班的线上教学还是第一次。”“所以,本次线上授课对于授课方式的选定以及选定授课方式后进行的授课准备还是花了不少心思。”“比较印象深刻的是部分同学对于能源领域知识的了解程度,我发现同学们的知识面的宽广程度出乎我的意料,并且同学们的问题也很有深度,在课堂上也提出希望老师能够补充相关方面的知识,这是很好的现象。”周鹤翔同学分享了陈老师上课后的收获:“虽然受限于空间,受限于网络,但陈震老师的热情以及课程的效果在我个人看来丝毫不受影响。新生研讨课就如老师所说,重于研讨。同学们‘大胆’并积极打开麦克风回答老师问题、与老师交谈,给我带来了很不一样的上课体验。在课上,陈老师还为我们大致讲解了芯片的制造及原理,讲解了如何阅读科技文献,同学们大开脑洞,围绕能源、纳米提出自己的想法还初步,收获颇丰。”
图27 陈震老师照片 图28-29 陈震老师上课截图
吴健雄学院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人文通识课程建设,本学期3门精品人文课程也在线上如约上线。艺术学院赵天为副教授的戏曲课程由于其特色性和参与性一直被同学们赞不绝口。“对于线上授课,我是比较幸运的,因为我能够找到一个相匹配的国家精品课程帮助完成戏曲艺术的理论教学部分。”赵老师说,“线上授课考验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也考验着我们老师自己能否通过网络的途径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通过线上授课,我能够得到学生更多的课堂反馈信息,这是线下授课不具备的优势,我能够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了解他们对于戏曲艺术的感受变化。”赵老师希望把自己的中国戏曲艺术课当作是一种培养欣赏能力或者普及戏曲知识的课程,培养更多中国戏曲的潜在观众。吴院的同学们在家上戏曲课,引来了全家老少的围观。工科生们也是第一次接触戏曲艺术。一堂课下来,已经被这充满魅力的传统文化精粹深深吸引。方笑添同学感叹:“以前一直觉得戏曲很无趣,不知道去魅力所在,在听完老师的初步分析讲解之后才明白戏曲原来也有这么多讲究。看了《牡丹亭》后更加能体会老师强调的中国戏曲的精髓在于意境。”
图30-31 戏曲课课程视频截图
图32-33 戏曲课课程内容
图34 家人一起听戏曲课 图35-36 同学们作业截图
电子学院孙小菡教授每年作为吴健雄学院教学委员会的主任长期坚持在吴健雄学院开设《高等电磁场与波》课程,她的严谨、博学、睿智赢得学子们的高度肯定。从教这么多年,孙老师也是第一次在线上授课。“我选用了腾讯会议+雨课堂的形式,提前学习了线上授课的操作与适用,进行授课内容的编排。令人欣慰的是,效果还不错。”“我特别喜欢雨课堂的弹幕功能,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下,弹幕能起到很好的反馈作用,从某中程度上弥补了部分线上教学的缺陷。同学们在电脑上看ppt,也没有实际课堂中后排同学们可能看不到的问题。”孙老师对于课堂安排特别重视,对于同学们也寄予厚望,她说:“原来打算本学期邀请日本东京大学的教授来给大家做讲座,现在的话可能要看后面疫情发展了。同学们虽然在家学习,也要利用好这样的授课方式,先做好学习方面的准备,后期有机会我希望能把同学们推荐到国际实验室,培养国际化视野和思维方式。” 贲博同学上完课以后特别想表达对孙老师的感谢:“孙老师对待课堂特别认真,会随时关注我们提出的问题并给予解答。即便在家中,学习内容和学习效率都没有受到影响。”
图37 孙小菡老师照片 图38-39 孙老师上课截图
信息学院孟桥教授长期担任吴健雄学院《信号与系统》课程的任课老师,此门课在2015年就在MOOC上录制了相关课程视频,“所以对于这一门课程的线上教学来讲我们就已经具备了一定资源,开展起来也就比其他还没有网络资源的课程容易得多。现在的方式大概就是,学生先在MOOC上自行观看课堂录像,然后在正常上课的时候我们再通过线上会议的软件再强调一下重点,并且解答同学的一些问题。”孟桥老师介绍到,“互动应当怎么做,对于我们老师来讲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具体要讲效果怎么样,我也很想听听同学们的意见。”孟老师也希望有更多的同学加入到课堂的讨论中,在学习平台上留言,鼓励同学们积极思考交流。陈文迪同学说:“已经上了两次的《信号与线性系统》的网课了,孟老师的课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们会在上课前先在慕课上看完相应的内容,这样上课的时候与老师交流就会非常有效率。孟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再把网课内容做一个全面的概括,并将其中重要的难点做细致的讲解,并同时与学生保持沟通,尽量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进来,效果非常好。”
图40 孟桥老师照片 图41 同学在家上课截图
图42-43 孟桥老师mooc截图 图44 孟桥老师上课截图
在学校“延期开学、如期教学、线上办公、柔性工作”的整体部署下,吴健雄学院全面开展线上教学,全体教职工全面开展线上办公。本学期所有计划课程都按期高质量上线,教学秩序井然,教学反馈良好。记者在走访的过程中,深深地感慨吴健雄学院所邀请的校内外的高端师资对于这些精品课程的倾情投入与不懈努力。看来高端课程所练就的过程真是凝结着太多人的心血与努力。多样的教学方式、完整的线上教学体系、全方位的教学关怀,为同学们在家线上学习提供教学质量保证。吴院的同学们也拿出“学霸”的状态与努力,在家享受学习的乐趣同时,也在锻炼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分析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的差别所在,更好地适应在家的学习状态,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所在,做到珍惜时光,不松懈,更高效。
(文:各课代表和同学 图:各位老师和各课代表 编辑:嵇小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