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著名学者林安梧教授精彩阐释阳明心学的当代意义

发布者:吴健雄学院 发布时间:2019-05-16 浏览次数:1032

        5月13日晚,著名学者、台湾师范大学荣休教授、元亨书院院长林安梧教授应邀来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访问,并为吴院学子做主题为“阳明心学的当代意义”的精彩人文演讲。本场讲座是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高端系列荣誉活动之一,此次讲座不仅吸引了吴健雄学院的师生,问询赶来的院外师生慕名前来聆听林安梧教授的精彩演讲。

  

  

        林安梧教授在讲座中首先谈到了心学问题的起源。他认为,中华文化自清末以来“花果飘零”。以阿Q为例,他们有一种意义迷失的状态。君子、读书人,是中国历史的中流砥柱。而士君子,则以天下为己任,将飘零的中国带向正轨,甚至趋向繁荣。所以君子之于中国有着巨大的作用与意义。第二,林安梧教授谈到了心学重启的意义。他先向同学们解读了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内心的动能外化为行为,此心即天理,致良知于事物之上。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重启阳明心学,即从客观的法则性到内在的主体性,进而重开民族的生机,具有从良知内在的主体性进到现代市民的主体性的意义。”第三,林安梧教授对心学的义理核心做出了定义:一体之仁,也就是说天地万物都是自己的一部分。人有着主观的动力行善。这份主观动力正是阳明心学于今天的最重要的意义之一。而“正其不正”,就是当今公民的主观动力的来源,这也是孟子性善论的论据。人性本善,小孩需要悉心加以教养,加以引导以留存这份善。林安梧教授认为,“文化”是人文化成,是文明以止。人的最高境界是“止于至善”,而底线是“知止”。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我们有了主观的动能,但实现、付出行动还需要知行合一。

  

  

        在吴健雄学院的精心安排下,林安梧教授在讲座结束后,应邀参加“健雄书院导师交流时间”,与同学们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入分享交流。有同学提及中国历史上两次大规模的文化交融现象,并提出疑问:我们现在是否达到了文化的平衡?林安梧教授回答:“中国有一个大开大合的发展过程,但在清朝闭关后文化的问题愈发严重,所以必须要去开放,进行交流。在现在互联网的时代,文化交流更加便利。中国所遇到的问题与以前不一样了,人类文明到了一个新的时代。而中华文明就具有很强的适应力。”酒衷豪同学将阳明心学诞生的时间与西方文艺复兴的时间进行对比,发现二者属于同一时期。对此,他提出了疑问:“相对于文艺复兴,阳明心学并没有给中国带来本质的改变,明末的战乱,清朝两百多年的封建统治。到底是阳明心学的问题还是中国其他方面的因素?”林安梧教授首先从大数据角度来阐述了阳明心学与明朝政治的关联:阳明心学是一种变革的动能,但是当时中国的政治体制已经难以支撑了,所以中国需要一种学问来维持统治,比如朱熹的理学就发展为了中国的官学。但是历史不能重来也没有假设,所以现在去谈哪种思想能够解决问题是不公平的。

  

  

        林安梧教授是台湾首位哲学博士、台湾师范大学荣休教授、台湾“中央大学”哲学系教授、台湾元亨书院创办人。美国傅尔布莱德学者、尼山圣源书院副院长,也是武汉大学、中南大学、华中科大等校客座教授。曾任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所教授、清华大学教授暨通识教育中心主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作为当代大儒牟宗三先生的高足,林安梧教授被誉为继牟宗三先生之后“最具有创造力的思想家之一”。同学们也在讲座中深深体会到林安梧教授身上的儒者气质,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深的儒学造诣都给师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文:嵇小轩、肖煜坤、酒衷豪图:蒋烨琳)

  

 

最近更新
当前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