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信仰对话,和大师同行”贲德院士和我院党员和学生代表亲切座谈

发布者:吴健雄学院 发布时间:2018-10-31 浏览次数:526

20181030日晚6:00,中国工程院院士贲德老先生莅临东南大学,与吴健雄学院党支部和团支部的代表同学们进行亲切座谈,其后又在东南大学人文大讲堂为同学们的带来了题为“我的科技人生”的精彩讲座。


图一 活动现场合影


 座谈会伊始,贲德院士以幽默风趣的方式做了开场白,“我非常高兴能够来到东南大学这所百年名校和同学们交流,心里还有些紧张,看到同学们朝气蓬勃的样子心里也很是羡慕”,三两句话就点燃了现场的气氛,平易近人的形象瞬间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

 同学们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贲德院士是怎么与雷达结缘的。贲德院士讲到,他本科专业就是研究雷达的,毕业后被分配到南京十四所。十四所是中国雷达工业的发源地,国家诸多新型、高端雷达装备的始创者,能进雷达组工作是无比光荣的一件事。刚开始领导让他研制一种专用测量仪表——影响雷达性能的因素一般是一种随机过程,随机过程的频率分布如何,需要搞清楚,才能提高雷达的精度,为此,需要研制一种频谱分析仪。贲德院士讲到,频谱分析仪刚开始的性能不好,如果糊弄的话,这次验收能勉强蒙混过关,之后如果面临更加复杂、严酷的条件,仪器就不一定能正常工作了。贲德院士对自己要求高,刻苦钻研,不满足于只满足基本要求,在不断探索和实验之后,终于超额完成了任务。这次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和信任,才从仪表组调到雷达组,研究当时最尖端的相控阵雷达技术。


图二 贲德院士和学生座谈


 第二个问题,同学们问了贲德院士在大学期间印象最深的一门课是什么。贲德院士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学校里开设的每一门课都要认真对待,不能厚此薄彼,不能偏科。他举了自己的一个亲身经历作为例子:在读大学期间,学校开设了俄语课,很多同学认为外语不重要,以后用不到,就不下功夫认真对待。结课之后,只有很少数的同学能阅读俄文书籍,可是贲德院士还能自己主动找来俄文报纸阅读,成为同学中唯一能熟练掌握俄文的人。在工作之后,贲德院士遇到了一个设计振荡器的难题,没有经验,只能求助于书本。关于那个频率的振荡器的资料全是俄文的,贲德院士花了十天,把资料上的知识都研究透了,大大提高了任务完成的速度。如果不懂俄文要请人翻译,就要花费两个多月,耽误整个项目的进度。由此可见,大学里的每一门课都不能马虎,书到用时方恨少。

 座谈会结束之时,贲德院士与党员和团员学生代表进行了合影,并不断叮嘱同学们努力学习,不能辜负祖国对我们二十余年的培养。

 之后,贲德院士移步东南大学人文大讲堂为同学们的带来了题为“我的科技人生”的精彩讲座。人文大讲堂座无虚席,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贲德院士的到来。


图三 贲德教授精彩演讲“科技人生”


 首先,贲德院士从每位同学的切身感受出发,为我们讲述了雷达的工作原理、组成部分。雷达是以电磁波为基础研制的,发射机产生的电磁波由天线辐射出去,收到的电磁波送到接收机里,信号经过处理、放大,显示在显示器上,这就是雷达最简单的组成。天线发射电磁波是有方向的,在垂直于天线的方向最强,用一个机械装置推动天线旋转,随天线转动电磁波就能向更广阔的空间扫描。

 之后,贲德院士介绍了他参与研制的两种最先进的雷达。进入14所后,贲德院士在1964年接下了研制当时世界最先进的雷达——相控阵雷达的艰巨任务。由此开始了自己的雷达事业。从1971年到1978年,贲德院士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始终奋斗在科研工作第一线。雷达安装阶段,在荒无人烟的大山上,面对着恶劣的环境和住宿条件,他没有丝毫动摇。而长达7年的研制过程中,家庭的经济负担也使他一度陷入困境,但他将任务看作人生的突破点,化压力为动力,最终圆满完成了任务。

1980年,贲德院士迎来了他科技人生中的第二次挑战——研制最先进的火控雷达。当时他犹豫过,甚至想过不接这个硬骨头。但当时,飞机上的雷达只能往上看,看不到低空飞行目标,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研制出最先进的机载脉冲多普勒(英文缩写PD)火控雷达。思考再三,贲德还是接下了这项任务。他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毅力对待科研中的每一个难关。为了探索全新的领域,他从基础知识开始学起;为了看懂外籍文献,他自学英语,争分夺秒地记单词、学语法;一次次的克服困难之后,等待他的便是成功。

 贲德院士还提出,品德是一个人思维的灵魂。“厚德载物”,一个人的善和恶、成或败,完全是由品德决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高度总结了对科研人员品德的要求。贲德院士还特别注重锻炼身体、磨练意志,每天清晨5点到5点半起床,坚持每天跑步3公里。1938年出生的他已80岁了,但身体各项指标没有异常。

 讲座的最后,贲院士将一句话送给我们全体东大学子:“以诚恳待人,以和平处世,以勤劳补拙,以简朴度日。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所有在场学子都被贲德院士严谨的科研精神和认真的生活态度感染,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也应该牢记历史使命,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做出贡献,创造更加光明、更加美好的明天!


文案:马一凡


最近更新
当前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