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庆来老师访谈录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5-04-02 浏览次数:935

关爱、引领、尊重

——专访吴健雄学院荣誉教师 罗庆来教授

  

他上世纪60年代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编写出版有《数学分析教程》、《高等数学》两本教材。

他数次获得“东南大学我最喜爱的老师”。在退休那年,同学们颁送他“独步云端奖”,以示无上的敬意;

这位受人无比崇敬的老师便是曾长年执教于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的罗庆来教授,同学们都亲切地称他为“老罗”。

我作为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08级的一名学生,有幸在大一学年聆听了罗老师的《工科数学分析》课程,罗老师对数学的那份热爱、批改作业时的那份认真、对教学的那份执着曾深深让我折服。更有幸的是,今年中秋前夕我受学院团委指派在荣誉教师教学改革研讨会后采访了罗老师,在近一个半小时的采访中,我始终在追寻一个问题——“是什么成就了同学们心中的‘老罗’?”慢慢地,我发现,是老一辈知识分子身上的那份高尚和纯粹……

一、教改政策:要同时搞好学风的建设

我和罗老师首先谈的是学院的教改政策。近年来学院进入高速发展期,一些已有的制度在实践中的弊端渐渐显露出来。为此学院提出相应的教改政策,比如新开土木建筑强化班,将高等理工实验班的数学、物理授课同专业院系分开独立开课等等。罗老师表示这些改革的举措都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但他同时也指出,在教改的同时要搞好学风的建设。他强调,学习风气很重要。搞好学风要从老师、同学两方面做起。首先,教师要起表率带头作用,课前认真备课,批改作业要一丝不苟,如果自己都做不好,又谈何要求学生们做好呢?这时,我突然想到当年罗老师批改作业的情景,于是说道:“对,我记得当年每次数分作业发下来,我都感觉您似乎每个字都看过了,每个小错误您都会改过来,有时甚至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所以,我之后每次写作业都会一丝不苟的。”罗老师听后会心地笑了。他接着说道,学生们刚考上大学,思想上会有些放松,班主任、辅导员要给予提醒,要告知学习方法,防止新生思想迷茫、放松学习。

二、高数教改: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

曾任东南大学高等数学教研室主任的罗老师将自己的毕生精力都投入到高等数学的教学事业中,早在95年他便在杂志上发表文章探讨“工科数学教材的更新与体系改革”问题。我想经过十几年的实践与沉淀以及退休一年多的反思与总结,罗老师现在对工科数分的课程改革应该有更深的感悟和看法吧。于是我连忙询问他近来的体会,罗老师说道,任何一门课的教学关键还是要看任课教师,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他提到自己在听很多老师特别是一些年轻老师上课时,发现他们喜欢在PPT上弄大段文字,而且有时候只是照读PPT,没有照顾到学生的感受,这样学生听了很没有趣味。所以学生们上课兴趣不高,有时候和老师的教学手段也有一些关系。这时我联想到罗老师多年坚持用投影仪结合自己手写的课堂讲义给同学们上课,并且注意起承转合,课堂效果很好。我提问道:“年轻的老师做到像您那样融会贯通、对知识体系有着极强的洞察力和控制力恐怕还要很长一段时间吧?”罗老师笑道,这是一个过程,不过要加紧努力。

除了课堂教学外,罗老师对教材也十分关注。他向我介绍说我们学校学生的高数教材从11级开始使用英文教材,因为外文教材写得循序渐进,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但外文教材有的内容比较浅显,还要补充一些知识。同时,罗老师也特别强调,使用英语教学只是一种手段,英语本身只是工具,并不是数学教学的目的。他告诫老师同学们在教学与学习过程中要分清主次。说到教材,他还提到他跑来跑去找那本英文教材,以及和现任高数教研室主任黄骏老师交流探讨这本教材利弊事宜的情景。其实,这时候罗老师已经退休了而且已过古稀之年,他原本可赋闲在家、颐养天年,可是他仍然闲不住,对东大高数现行教材保持极大关注、积极奔走,这真的是一种责任感和热情在驱动着他啊!

三、学生管理:“这我还真没想过!”

在聊到兴奋处,我问老罗:“您对我们学院的学生管理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呢?”老罗愣了一下,稍许,他回答说:“这我还真没想过!”我一惊,一方面我在惊叹老罗如此率真,我真心没想过老罗会这么回答,另一方面我在想或许他脑子里只有高数和学生吧。

四、寄语学子:有理想而又脚踏实地

谈到吴健雄学院的时候,我问罗老师,您对我们院学生有什么评价和寄语呢?他说与面上学生比,吴院学生学风好,比较有钻研精神,能配合老师完成一些教改任务。他希望大家在大学要努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很重要;要积极和同学们交流讨论,但这种讨论应该是有准备、有意识的讨论。此外,他还希望大家不光要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还要注重培养活动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罗老师还谈到自己对吴健雄学院“卓越化、个性化、国际化”培养方针的理解。他说道,个性化是指对问题一定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不能随波逐流。他还指出个性化培养中应该有共性培养,那就是培养“有理想而又脚踏实地”的人才。他说,每个人进入大学都有自己的学习动机,有的人想改变个人命运,但是怎么实现呢?罗老师说,这必须通过投入某个事业来实现,现在条件好了,依然还要作艰苦的准备,应该把自己的奋斗放在国家大背景下。罗老师说,最近他给学生做讲座,他用胡锦涛总书记的五四讲话和温家宝总理的伦敦讲话勉励大家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他还透露自己对学生的态度可以用他在自己使用多年的教学笔记本的扉页上写的话来概括——“关爱、尊重、引领”。这时很多细节一下浮现在我脑海中:老罗每次长假前都要祝福学生一路平安、老罗从来不张榜公布学生成绩,而是把学号、成绩写在一张小纸条上,夹在每个人的作业本里发下去、学生做错的题目老罗从来不会简单地打个差,而是用红笔密密麻麻写下很多字、老罗倡导数学系让新生填写个人信息表,包括家乡、爱好、高中获奖等,然后对比学生的大学成绩,最终分析出各地的数学教育水平、爱好和成绩的关系、高中数学成绩和大学成绩的关系等等信息……我好像一下明白了,就是对学生的这份关爱和尊重,老罗把一届又一届的东大学子引领向高数殿堂,为他们日后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定量分析和计算的基石。

五、做真学问:淡泊名利

罗老师说他最近在看陈景润纪录片,他折服于新中国科学大师的学术素养和人格魅力。对比于当下国内一些学术功利主义和浮躁情绪的抬头,他语重心长地说,做学问要把名利看淡,否则是安不下心的。罗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我想,名和利都不是一个应该追求或钻营的东西,倘能以高尚的情怀和精神做得大事业,那名和利自然水到渠成,这只是一个结果罢了。就像罗老师这样,耕耘讲坛40余载,在东南大学、在吴健雄学院,已然功成名就矣。

  

吴健雄学院的荣誉教师大多毕业于上世纪60年代,那是一个国家意志和国家利益植根在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时代。虽然那个年代的人们少了我们80后、90后身上特有的活泼、开放、多元,但是我们身上再也难以找到其实我们很需要的信仰与奋斗的意义。他们高尚,因为他们辛勤劳动不为名不为利;他们纯粹,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的事业从不怀疑;他们有道德,因为他们心中怀有敬畏。纵然时代变迁,纵然沧海桑田,我想这样的人都会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采访与撰稿人:

林杰

06008018


最近更新
当前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