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雄书院导师交流时间”进行中
疫情之中,弦歌不辍。吴健雄学院自线上开学以来,各项工作全面启动推进。从第6周起,“健雄书院导师交流计划”活动全面恢复。在学校正式开学前,“健雄书院”每周安排数位导师与吴院学子,采用视频连线的形式进行精彩的分享和交流。交流的重点主要包括:专业方向选择、人生职业规划、如何让大学生活有意义以及疫情之中所思所感所想等。机会难得,欢迎大家踊跃参与。
“健雄书院导师交流时间”安排表
第11周导师简介
曹向辉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东南大学仲英青年学者,IEEE Senior Member。2002年入学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分别于2006年和2011年获浙江大学学士和博士学位,后在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5年入职东南大学。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工业互联网、网络化多机器人系统、网络系统安全。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江苏省教育教学与研究成果一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罗洋辉
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东南大学“至善青年学者”,于2016年在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专业取得工学博士学位,2014年至2015年日本筑波大学数理学院联合培养。在超薄二维金属-有机框架(MOFs)纳米材料和功能氢键桥联有机框架(HOFs)材料的设计开发及应用探索领域独立开展研究工作。曾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宝钢教育基金优秀学生奖学金、“正青年”东南大学优秀研究生等荣誉。迄今为止已在Adv. Funct. Mater.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00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出版分子基二维材料相关英文专著1部。
丁文伯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教研系列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于2011年、2016年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取得学士、博士学位(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2016年至2019年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环境能量收集与感知,机器人感知、信号处理及其交叉领域,服务于物联网、未来(6G)移动通信、人工智能、智慧医疗等国家战略需求。代表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等综合性及领域内权威期刊。曾获2015年度IEEE Scott Helt Memorial Award、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第47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2015年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创新二等奖、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清华在校生最高荣誉)、清华大学林枫辅导员奖(清华辅导员最高荣誉)等荣誉。
崔翰韬
美国田纳西大学研究助理教授,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2007级校友。崔翰韬于2011年获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本科学位,2013年获东南大学电气工程硕士学位,2018年获得田纳西大学博士学位,在高水平国际期刊及会议上发表超过40篇论文。崔翰韬对于科学研究、出国深造、学术道路等方面都能对学弟学妹有很好的引领和指导。
孙 立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讲师。2018级615183班专业导师,吴健雄学院2008级校友,于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获博士学位。2014年至2015年在美国贝勒大学联合培养访问学习。2018年获得华英资助,前往美国康奈尔大学担任助理研究员。现在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主要从事能源动力过程先进控制研究。已在IEEE 、国际自控联IFAC会刊等国际著名杂志发表第一作者SCI论文15篇,担任国际期刊Control Engineering Practice及美国控制会议副编辑。入选江苏省双创人才及江苏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
蒋永茂
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兼职辅导员,交通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年级长。曾任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团委副书记兼2014级本科生辅导员、2014级本科生党支部书记,东南大学第三届校长学生事务特别助理。曾获东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东南大学“中国路桥奖教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荣誉。蒋永茂老师亦学长亦朋友,能根据自己的经历见闻帮助同学们成长,对大学教育与全面发展有着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Tips:
1、本次导师交流将通过“腾讯会议”APP进行线上视频交流与分享,会议号码将于交流当天以QQ消息的方式私发给抢选成功的同学,请保持关注。
2、为了保证交流效果,暂时不设旁听。
报名链接
主办 | 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
东南大学健雄书院
美编 | 伏奥
责编 | 胡辰璐